register注册 phone 010-69375123
首页 学术智库 中国物流地产投资主体衍生的四种主要模式

中国物流地产投资主体衍生的四种主要模式

从广义概念上,物流地产是能够利用物流产业的物业或区域土地、平台、物流金融、信息、功能等资源,通过策划实现价值最大 化的物流资源平台的整合体。

开发注意事项

物流地产具备投资相对优质、政策支持、稳健增值的特征,但回报期、经营变数、管理控制是专业技术,虽说利弊同在,但利远大于弊。

目前,物流地产开发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三点:

主要因素

1

土地属性

新版的城乡规划法新增了仓储物流用地属性,就是为了解决一直以来物流园区“出身不明”的 问题,这样物流地产几乎要做选择题:要么物流用地,要么商业用地。

2

专业规划

土地属性问题直接涉及物流地产的定位和规划。一块土地作为物流地产项目到底做什么样的专业属性?是陆路还是铁运?是空港、海港还是无水港?前期专业策划不但要解决定位、属性、经营模式等专业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生死存 亡,这也是物流地产开发专业门槛比较高的原因之一。

3

后续经营

物流地产经营非常强调物流专业化、管理现代化以及规模效应、协同效应。

运营模式观察

目前物流地产运营模式按照投资主体来分,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模式是地产商为主导,建设物流设施,出租给客户并代其管理,如普洛斯,后续收益来源于物流设施租金与物业管理费。

第二种模式是物流需求方主导自建,自持物业,国内大型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较多采用这种模式。

第三种模式是地产、物流商和物流需求商直接合作经营,收益按协议分享,共担风险。如普洛斯和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结成了战略联盟;马云运作的“菜鸟网络”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第四类模式是由第三方牵头,将物流商和地产商各自的资源进行整合,第三方负责对管理企业进行招标,根据协议分配收益。轻资产模式运营物流地产正在成为新趋势。

“模式无更优,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国内需要的应该是多元化的、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市场对物流地产的需求不仅仅是静态的地产,更要求生动的内涵。

“本土化”模式也初步成型。

笫一类是发端于城市的“商贸城”正在逐渐由单一走向展示、物流、电商、配送的物流地产路径,典型代表有华南城、卓尔发展等。

笫二类是由本土投资的专业型物流园区起家,逐步通过智慧型升级而来的现代物流地产集团,在专线运输、电子信息交易、仓储、配载配送领域具有独到的竞争力,典型代表是广州林安、临沂天源和浙江传化等。

笫三类是政府主导的物流产业集聚区开发,借助物流业产业的集聚能力和复合能力实施区域开发,形成生产型物流和商贸型物流互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典型代表是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苏州物流中心和内蒙古集宁现代物流园区等。

笫四类是面对一系列变革,不断进行创新。近期各地考察团不断前往参观中国物流园区首家建设“诚信机制”、“进口商品展览馆”和电商O2O模式“淘宝城”,同时又在国外包括德国已建三个物流园区的“天源模式”。

“接地气”很关键

按照商业地产的逻辑,物流地产的资金前期投入相对较少,但投资回报周期长,换来的优势是相对稳定,其投资回报不如商业地产来得简单或“粗暴”,这导致策划者、规划者或开发商急功近利,最终落实到项目上“不接地气”。

物流地产要“接地气”,只有与所在区域本身的资源禀赋充分结合。

首先要从实际出发考虑本地区设立物流园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其次,物流园区规划应从整个城市物流系统协调性发展的需要出发,而不能喜“新”厌“旧”。

第三,应以节约用地、提升城市物流功能为宗旨。

最后,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在整个物流园区规划中,既要政府牵头统一规划和指导协调,又要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电商时代下的发展

风投、保险、信托以及基金都试图涌入物流地产,所谓“无利不起早”,这是利益驱使的法力。全国整体优质仓储物业的平均租金已连续18个季度上涨。有相关研究表明,物流地产投资回报率已达到8%以上,实际策划与运作得当的项目是完全超过或大大可超过的。

在电商物流时代,物流地产企业一方面要增强物流专业技能,练好内功,“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模式”。另一方面要专注于核心业务,要清晰发展思路,不要过度商业地产化。在大数据时代,企业想提高运营效率,可尝试轻资产扩大化、运营资产弹性化、业务模式平台化、监控可视化等。

Tips

添加成功

添加失败

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