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注册 phone 010-69375123
首页 学术智库 如何让文旅小镇从梦想变成现实!

如何让文旅小镇从梦想变成现实!

特色小镇热持续近一年了,相关的研究文章很多,实践中的探索更多。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是,许多小镇都在叠加旅游元素,出现了“小镇+旅游”模式。也就是说,未来的小镇可能多数会是文化旅游型小镇。

这轮特色小镇热中,十分强调“产业建镇”,要求小镇里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但很多小镇难以聚集产业,特色产业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培育起来的,其中有一个市场自发的聚集过程。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小镇很容易聚集人气、聚集消费,发展旅游成为一种现实选择。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为旅游业创造了新机会和新平台。

寻找转型升级突破口

 

近年来,民宿产业风起云涌,“民宿+小镇”成为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中的全新产业路径,民宿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今年3月,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主办的全国美宿小镇建设论坛在深圳大鹏湾举办。论坛上评选出深圳较场尾美宿小镇、芜湖鸠兹古镇、浙江温州盘云谷、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河北滦平金山岭唐乡、安徽徽州唐模村、福建厦门鼓浪屿等6家创建示范单位。

深圳的民宿产业,较之云南丽江和大理、福建鼓浪屿等地区,起步稍晚但发展迅猛。目前,深圳的民宿主要分布在大鹏、盐田、坪山等热点旅游区域,尤以大鹏新区为盛。大鹏新区民宿业开始于2007年,1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快速发展和升级发展四个阶段。截至2016年12月底,大鹏新区已注册登记民宿1174家,主要分布在较场尾、东西涌、官湖、新大4个片区,其中较场尾有民宿近400家,成为华南地区民宿密度最高的集聚区和珠三角远近闻名的民宿小镇。

2007年,较场尾海边几栋民居由外来的冲浪及帆板爱好者自发改造后用于经营,逐步吸引一些自由职业者加入,几年时间内开设了数十家客栈。2014年,较场尾确定以民宿业作为发展方向后,民宿产业得到爆发式增长。2016年,较场尾民宿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人均食宿消费600元至800元,全年旅游收入突破5亿元,成为深圳滨海旅游的一大亮点。

鸠兹古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100亿元,目标是打造徽商文化旅游古镇。鸠兹古镇交通便利,两小时都市圈辐射南京、合肥、上海、杭州等地,沪渝高速、沿江高速穿城而过,城际高铁全线开通,可无缝对接整个华东地区。古镇一期工程内设贾儒堂、空中戏楼、民国邮局等12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点,梦想美食街、文创街、古镇文化体验街等7条街区贯穿其中。白天,古镇内有各类民俗活动,游客还可以观赏到展现徽商发展历程的大型实景演出;夜晚,沿扁担河两岸打造为梦幻临水区域,分布着茶吧、书吧、咖啡吧等,游客可乘游船、赏古镇、放河灯,体验水上古镇的乐趣。

在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盘活存量?存量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针对存量资源择优选用,通过创新改变存量资源的内涵,挖掘可开发之处,植入新元素,是一个现实课题。鸠兹古镇的存量资源是大量的徽派仿古建筑,是个典型的文旅地产项目,最早定名为芜湖老街。从文化角度看,芜湖老街只是从地域和年代上对存量建筑进行了阐述,没有太多文化内涵。鸠兹古镇在美宿小镇创建过程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快速盘活存量资源,作为引擎项目,不仅完成了自身的跨越发展,还有力带动了芜湖东部新城的快速发展。

类似此类文旅地产项目,如何进行文化定位、如何挖掘文化内涵、如何进行文化包装非常重要。鸠兹古镇第一个创新就是文化定位,由芜湖老街转变为鸠兹古镇,由宣传文旅地产的徽派建筑转变为宣传徽商由此走向世界的徽商故里。文化的植入迅速为小镇注入了内涵和灵魂,小镇由一个文旅地产项目,迅速被市场接受而成为一个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

信息时代,任何特色小镇项目都离不开宣传,鸠兹古镇作为区域示范项目,彻底摒弃地产项目宣传局限,全方位开展“五界”宣传,从同行、学术界、配合政府、媒介、游客口碑五个方面,多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短期内实现了旅游人次和企业收入的高速增长。

创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必由之路,但特色小镇的创建没有成功经验,缺少成功团队,唯有创新才能取得突破。鸠兹古镇为了丰富商业业态配置,正在大胆尝试民宿平台整合模式,变原来的简单招商为整合各方力量,集中各方优势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雄厚实力、民宿业主的特色运营能力和政府的整合协调能力,集招商、养商于一体,推进整体发展。

激发内生动力是关键

总结这些较为成功的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经验,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自发性系统性

自发性就是由内生动力催生的,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不同于以往的造城运动,这种自发性原动力,有很强的落地生根能力,是当地依托自身资源和特色形成的一种产业能力。造城时代,政府主导、领导意志是关键,难免出现疏漏甚至决策失误。自发性的优势在于,通常已经有了目标和实践,再聚集多方力量,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这里面,特色产业是核心,政府由主导功能改变为引导职能,核心企业是参与主体,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深圳较场尾美宿小镇在发展壮大中,充分体现了自发性特点。

较场尾起源于冲浪和帆板爱好者的自发行为,但更深层次的大背景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的旅游需求。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示范区,有大量的具备商业头脑和人文情怀的创业者和从业者。自发投资开发是较场尾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较场尾成功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政府的适当介入,营造了一个良性经营环境。政府成为一个决定因素,与自发经营业主共同组建了一个系统的开发运营体系。

随着民宿行业快速发展,较场尾小业主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这时,当地政府适时介入,行政力量主导,规划设计把关,政策措施引领。2013年年底,较场尾确定不以拆迁作为旧改模式,把民宿发展交给市场,政府从主导城市更新转变为引导和扶持民宿发展。2014年,较场尾综合整治工程作为新区一号政令工程开工,新区先后投入1.5亿元来完善污水管网、电力设备、服务中心、停车场、标识系统等市政公共设施,使较场尾成为深圳市第一个接驳入户污水管的城中村,污水收集率达95%以上。通过一年多的建设,较场尾民宿小镇的整体环境和配套设施得到极大提升,海水质量明显改善。

较场尾旧村的综合整治,始终遵循的理念就是建筑重在融合——与文化融、与环境融、与肌理融。在配套服务设施方面,汲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特质,借现代之形,融传统之神。民宿小镇与海滨沙滩的融合,主要是通过增强空间渗透性、联通性的途径来实现的。如通过拆除街巷空间和滨水界面空间的障碍物,有效打通了小镇与海滩景点,创造了“景村贯通”的空间视廊,淡化了景区与村落之间的空间边界,使小镇与景区融为一体。

在文旅小镇运营中,民宿产业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文旅小镇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之一。因为对于文旅产业来说,人气是最重要的,说到人气,就离不开住宿这个话题,住宿与高消费、重复消费、夜间消费等直接联系在一起。许多民宿也是一座小型博物馆,体现了主人的爱好、情怀等,对小资、中等收入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

在小镇培育和建设中体现特色,就在于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发端于浙江的特色小镇热——

“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

“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

“三架构”,即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径

 

小镇的培育和建设成为热门话题,反映出小城镇在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进行了大量思考和探索,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

我国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小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地明确培育重点和方向

东部地区建制镇在地理空间上布点密集度、国内生产总值、镇区人口规模、城乡规划管理、宜居环境建设水平等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东部地区重点要控制规模,提升存量,防止大拆大建;中部地区重在找准产业方向,明确市场定位,找准发展动力;西部地区要注重发展特色,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要明确小镇的发展定位,要根据当地基础和潜力,抓准特色。基于小镇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民俗等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才能去粗取精,找到特质。

2

要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提升和发展,不要凭空创造和引进新的产业

借势特色小镇的人气与资源集聚优势,拉动、促进小镇产业发展,完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构建合理的产业集群,打造竞争优势,扩大产业影响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3

要严格控制建设规模,规模一定要小,小才能精,小才能美

小镇建设应该走精明收缩的道路,规模较小,反对粗放、快速、一窝蜂建设。建设应遵循紧凑布局和集约节约建设用地的原则,避免摊大饼式或脱离现有产业分布人为划定建设区,根据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及分布情况,尽可能连片提升和完善现有建设区。要完善原有城镇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高标准建设。鼓励分期建设,反对一次成型,要有高标准和长远性,可以放慢建设速度但要保证质量,分期建设还可以保证小镇在风貌和形态上的多样性。

4

打造地域特色的宜居环境,有地域特色才能特,结合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

风貌提倡地域化,反对国际化,反对整体格局、建筑风貌完全复制国外小镇。尊重本地建筑文化,发扬特色,找到文化自信。

5

要传承、重塑小镇文化,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需深入挖掘和精心打造

对历史文化丰富的小镇,要注重保护历史、传统文化,做好传承,挖掘文化要充分,形成小镇的文化认同。对文化资源匮乏或是新建的小镇,要注重文化培育和打造,在现有基础上发展,逐步形成自身文化特色。

6

要聚集人气和活力,防止“鬼镇”的出现

小镇要注重人气和活力,要聚集一定人口,这是小镇持续发展的动力。要结合棚户区改造等,打造一些有早餐、夜宵、娱乐街区等受大众欢迎的有活力的街区。要特别注重冬季活力的培育,北方地区特色小镇选择考虑弥补气候条件等因素,积极发展全季节旅游,增加冬季项目。注重夜色经济打造,增加夜晚的商业和文化活力,打造具有魅力的夜色景观,增加小镇活力。

7

对于许多小镇来说,旅游并不是核心产业,但拥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作支撑,小镇会更有生命力

可以将山水风光、地形地貌、风俗风味、古村古居、人文历史等作为旅游题材,对接区域市场需求,尤其大城市周边,旅游产品策划考虑外溢的功能需求。

8

小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满足基础生产、生活需求以外,还应做好三个服务

服务社会事业,设施建设要与镇区结合,共建共享,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

服务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成为整合资源、集聚创新特色产业的新载体;

服务周边市场,统筹布局、互联互通,完善补足城乡服务设施体系,促进服务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

9

互联网是先进科技的代表,小城镇是传统的居住形态,二者完美结合,可以通过信息的便捷,释放空间对人的约束

节约人流物流,实现智慧化,更易于小城镇打造;用智慧手段促进产业发展,对接更广阔的市场,服务更多人群,用智慧系统提升镇区的服务水平,提升幸福指数,从而提升特色小镇的吸引力。小镇的发展模式、布局形态、建筑技术都应采用绿色和生态低碳的发展思路和标准,基于绿色低碳和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结合的智慧城镇,是面向未来的全新的城镇形态。

Tips

添加成功

添加失败

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