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注册 phone 010-69375123
首页 学术智库 腾讯的“乡村振兴+互联网”实践

腾讯的“乡村振兴+互联网”实践

腾讯的“乡村振兴+互联网”实践

把乡村“迁移”到互联网平台上会怎样?

互联网和乡村的结合正在不断创造新场景、新需求,为乡村带来新变革。要用互联网思维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不仅要促进“农业产业+互联网”,更要促进“基层乡建+互联网”,打造更智慧的乡村、更高效便捷的乡村社区。

在“乡村振兴+互联网”方面,腾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今天,让我们一同来看腾讯是如何将互联网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的。

日前,腾讯为村在在山东菏泽举办了中国农民互联网大会,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在乡村“连接情感、连接信息、连接财富”。

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1000多名村民、专家和各界代表参加了“中国农民互联网大会”,讨论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广袤的乡村如何借助互联网进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农村电商发展,智慧乡村与乡村振兴的有效结合,村庄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互联网名片。

截止2018年7月,为村平台上已有22个省(市、区)超6300个村庄上线,全平台用户互动使用累计超过2.5亿次。“为村”正在成为助力乡村发展的入口和平台。

互联网+浪潮下,中国乡村正在经历着一场悄无声息的科技革命,互联网技术为乡村带来的惊喜前所未有。在媒介稀缺的乡村,互联网的作用和意义正在被逐渐被发掘和放大。

设想一下,把中国乡村全面“迁移”到一个平台上,会是怎样的景象?

为村正在做这样一个尝试,并首次披露了第一个实现全域为村的菏泽样本数据。

为村大会现场

为村是什么?

“为村”是一个用移动互联网发现乡村价值的开放平台,它以“互联网+乡村”的模式,为乡村连接情感、连接信息、连接财富。

以“为每一个村庄打造个性化互联网名片”为目标,以“村”为单位,打造一个线上线下良好互动的乡村共同体,在虚拟空间里为乡村与城市,以及乡村内部建立 “联系”。

从功能上来说,为村是一个面向乡村的综合服务平台,里面涵盖了互联网社会治理、政务、党建、扶贫等功能;从形式上来说,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乡村微信公众号集群。

通过“腾讯为村”这个总入口,为每个村庄建立一个独立展示、互动平台,里面具有独具乡村特色的功能模块,像 村务公开、“村友圈”,书记信箱、村委风采等功能入口。

甘肃陇南冯家峡村为村平台

为村平台通过指引各地村庄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引导留守村民和外出打工村民实名加入,交流工作生活、商讨村庄事务,为村民提供现代化的情感连接纽带。

通过指引村两委、基层党员及乡镇、区县各级干部实名加入,为村民提供服务,开展政策宣传,实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提高乡村治理信息透明度和政府服务效率。

通过引导扶贫干部在线记录村庄脱贫轨迹,加强干群协作,共同打造一村一品,以社交电商的方式整合本地力量,推广本地产品,破解精准扶贫面临的信息鸿沟难题,实现连接致富。

 

九年探索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党委书记郭凯天说:“为村”是连接的,通过连接,可以实现农村价值的重新自我发现,不论是文化的,还是商业的;“为村”是平等的,在数字时代,缩小数字鸿沟是重要的,在数字面前人人是平等的;“为村”是建设的,是农村价值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数据和连接可以帮助乡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党委书记郭凯天讲话

为村的发展,源于2009年发起的“腾讯筑梦乡村”的实验性项目,该项目计划在5年时间内投入5000万元,集中在云南迪庆州和贵州黎平县、雷山县探索利用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能力,通过城市文化的善意输入,推动乡村价值的有效输出。

但项目实施三年后,项目团队发现传统的公益捐助方式,并不能为乡村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2011年起,项目团队通过深入乡村展开调研、邀请专家把脉等方式,逐渐梳理出一个更为清晰的脉络: 中国农村的落后源于“失连”,因城乡发展不均衡,大量乡村青壮年流向城市打工,引发乡村空心化,造成“情感失连”;因农村电子通信和网络不发达,信息获取不对称和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信息失连”,这两个因素的叠加,进一步造成了“财富失连”

而乡村的这三个“失连”问题,单从任何一个方面着手,都会因遇到其他短板掣肘而收效甚微。乡村失连问题,如何找到更为系统的解决办法。

2014年,腾讯提出要成为“连接器”,把连接一切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也让项目团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目标——做乡村的连接器,连接为乡村。

项目团队选择黎平铜关村作为试点,以新建设的“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作为乡村移动互联网培训基地,整合运营商资源,为村民捐赠智能手机,并教村民使用;帮村庄搭建起宣传村庄品牌的微信公众号和讨论村务的微信群。

一场用互联网来挖掘乡村价值的创新实验,在贵州黎平铜关村启动了。

2015年,腾讯为村平台正式发布,铜关村成为全国第一个“为村村庄”。

一个小小的微信公众号,改变了深山侗乡人的生活:村民在微信上推荐自家做的粑粑、米酒和五谷鸡蛋;不识字的老奶奶坐在小卖部门槛蹭WiFi,跟在远方打工的儿子视频聊天;村支书在村里的微信群里吆喝:老吴家牛丢了,有谁看到?很快就有村民提供线索,指引民兵在后山截住被偷的耕牛……

2017年为村迎来了一个市级层面全域推广的新合作模式。山东菏泽市一年内推动全市90%的村庄上线为村平台,并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合力推动“智慧乡村”的发展。

菏泽全域为村样本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由于区位偏远、交通不便,菏泽长期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互联网兴起后,菏泽人紧密抓住了这一新工具。

2008-2009年,菏泽市曹县一些农民利用互联网销售影楼服饰,将电商创业氛围带来起来。

为了扩大电子商务在菏泽其他地区的影响,从2015 年开始,菏泽市政府陆续启动并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2017 年1-11 月,菏泽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707 亿元,同比增长70.1%,其中网络零售额230 亿元,增长72%。

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提升村民物质生活的同时,如何进一步解决乡村的信息失联、情感失联,改善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让农民也能够享受到互联网时代政府和信息服务的便捷,优化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领域。

菏泽市一直寻求乡村发展新突破口。

2016 年12 月2 日,人民日报整版刊登《当村里开通了微信公号》,主要描写了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湘西,依托腾讯“为村”,推动了农村发展、实现了群众脱贫致富,引起了菏泽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注意。

菏泽市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价值,进行了专门研究,市委、市政府共同决定把“为村”作为乡村“互联网+”新阶段的重要抓手。

自2017年初,菏泽市开始推进“为村”, 截至今年8月,菏泽市发展了5154个“为村”,183万名认证村民,404万名关注人员,实现了“为村”个数、认证村民数、关注人数、市县总号拥有数、乡镇总号拥有数五个全国第一。

为村的推广和普及也正为菏泽乡村带来惊喜。2017 年以来,菏泽发展了近5000多 个“为村”,有12000 多种当地特色产品和农产品利用平台进行了展示和销售。

“为村”对新形势下的乡村治理、政府服务、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

菏泽市巨野县舒王庄村村民侯学文正是通过“为村”直播,一不小心成了“网络红人”。候老先生今年71 岁,是一位编鸟笼的老行家,在巨野县及其周边很有名气。

舒王庄村“为村”管理员张宁宁知道后,找到候老先生,并将鸟笼进行拍照放到“为村”平台上进行销售,平台还专门给侯学文做了一次网络直播,不仅展示了传统手工艺的风采,还卖出了鸟笼收获了粉丝。

除了经济效益外,为村为智慧乡村的建设、乡村治理和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数据分析和案例调研的基础上,董小英教授和她的团队发现,菏泽为村为乡村赋能效果主要体现在下面九个方面:

拓展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路径;

增强了干群之间的交流和凝聚力;

创新了乡村管理的方式方法;

优化了政务办理流程;

让村民享受到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便利;

缩短了城乡距离;

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

了村内外的情感交流;

为返乡创业赋能。

和移动互联网在城市的快速渗透相比,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还面临一些现实困难。

像很多村民没有智能手机,或者有了也不知道怎么用;有些功能或连接需要实名认证,还要输入身份证号码,很多村民不愿意接受;乡村老人较多,对互联网不甚了解,因此,接入智能手机的困难比在城市大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推进全域为村,菏泽总结了9种做法。

数据启示

通过对菏泽“为村”的调研和分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董小英教授和在其团队发布了《“腾讯为村”赋能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以山东菏泽为例》报告,并首次披露了菏泽全域为村的样本数据。

菏泽“为村”使用最多的功能

村友圈的利用率最高。 通过对“为村”平台各个功能板块日均点击量进行统 计,得到不同功能的使用情况。

由图 9 可以看出,“村友圈”的日均点击量在所 有功能中遥遥领先,足以说明在“为村”平台上与父老乡亲分享心情或生活是村 民最喜欢的功能。其次为“村务公开”、“村委日记”、“问卷调查”等乡村治 理相关的功能。

“为村”核心板块日均点击量分布

村民在为村上的使用行为

月初和月末是村民使用的高峰期。 对 2017 年 12 月治理赋能功能板块的日点 击量进行统计,可以看出单月各功能在单月中的使用趋势,如图 13。

办事指南、 法律援助、问卷调查等功能的使用高峰主要集中在月初,村委日记、村务公开、 财务公开、党建之家等功能的使用高峰主要集中在月末,包括村级财务收支情况、 审计报告、对账等公示。

各板块单月点击量分布图

对村民在 2017 年 12 月的发帖行为和回复行为进行统计,发现如下规律:

村民主动分享行为差异大,但乐于回应。

在“村友圈”上,每个村民平均每 个月在“村友圈”上发 7 条状态,数量不多,但最积极的牡丹街道菊香村村民能 够每月发 700 多条状态平均每天 20 多条。

对于其他村民在“村友圈”的状态, 村民普遍很积极地进行回复,平均每条状态能获得 13.7 条回复。

村支书勤于记录,拉近干群关系。

在“村委日记”中,平均每位村支书每个 月记录 48 次日记,平均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通过日记,村民能够了解村支书的 日常工作,体会村支书为村庄的辛苦付出。每篇日记平均能获得 6.4 条回复,最 多能获得 237 位村民的互动。

管理员亲力亲为,提供完备信息服务。

“为村”管理员在 “财务公开”、“党 建之家”、“办事指南”等板块平均每个月更新 7~8 次,整理并发布政策、补助、 办事流程等相关事宜,村民足不出户便能更好地了解所关心的信息。

尽管这些板块每月更新次数不多,但均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回复,平均每次发布有 10 多 为村民的评论。

村民发帖行为统计

村民回复行为统计

菏泽为村上词频最高的话题

通过对乡村治理板块的发帖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

在“村务公开” 板块中,村民更关注医疗保险、社会保障、补偿款、扶贫等。

在“村委日记”板 块中,村支书更偏好发布共产党员、社会主义等弘扬正能量的内容, 以及诚实、善良、守信等做人品质相关的内容。

在“党建之家”中,紧密围绕弘扬正能力和核心价值观,传递新时代新思想;在“财务公开”板块中,村民关注财务公示、低保、工程款发放等内容。

在“办事指南” 板块中,社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环境污染、户口迁入迁出等办理事项最受 村民关注(参见下图)。

村务公开核心热词

财务公开核心热词

办事指南核心热词

供需功能的使用和经济效益

对外的经济效益呈上升趋势。 2017 年下半年,村民开始逐渐利用“为村” 平台实现盈利,从 2017 年 9 月起,销售额逐渐增长,12 月达到 70 多万元,如图。

对内的资源交换种类丰富。 在“供求信息”板块中,供产品交换、车辆租 借、房屋租赁、人员招募等各类服务。整体来看,每类服务都有一定的需求,占 比均在 5%~30%之间,差异不大。其中,产品出售和招聘占比最大,分别占比 30% 和 15%。

供求信息的类型

“为村”为互联网技术如何解决乡村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首先是加速乡村互联,将形成新的巨大的潜在市场。

一方面,互联的农村将吸引大量社会资源涌入,在规模效应的吸引下,科技巨头和创业团队纷纷涌入,快速提升农村与社会优质资源对接的可能性,加速乡村与城市融合的效率。

另一方面,广泛的连接为农村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技术应用提供了空间,成为带动农村高效发展捷径,为精准农业、智能农业和智慧乡村的发展搭建了舞台,为年轻人返乡创业和激发乡村活力带来了吸引力和想象空间。

其次,政府重视是加速乡村互联的重要途径。 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认知和思维的转变,是推动乡村移动互联网连接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还可以调动各类企业、民间公益组织、年轻 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共同参与相互支持,推广菏泽“为村”模式。

第三,“为村”平台为政策执行提供“直通车”。乡村的分散和偏远导致政府政策传递效率低下、政策执行结果难以反馈监控。通过移动互联网和为村平台, 可以突破政策信息传播中的瓶颈,实现自上而下的信息直达村民。

同时,通过平台的功能设置,实现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管理和检测政策执行和落地情况。

因此,通过鼓励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加入“为村”平台,政府可以及时将乡村振兴、 农村土地、宅基地、医保、低保、治安、征地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告知村民,通过 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提高政策执行的力度。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解决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我国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社会创新的重要实践,“为村”作为利用移动互联网解决农村问题,缩小数字鸿沟,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及示范意义。

Tips

添加成功

添加失败

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