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注册 phone 010-69375123
首页 学术智库 新时代之光!矿区变景区!从贫困生到特色小镇!

新时代之光!矿区变景区!从贫困生到特色小镇!

新时代之光!矿区变景区!从贫困生到特色小镇!

微信图片_20190104102248.jpg

工业生产基地、粗放型经济、资源消耗殆尽……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

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从矿区到景区,

从资源消耗型到文化旅游型,

被《人民日报》称为新时代之光

被央视关注,

这个地方,

如何破解世界性难题?

如何实现转型?

微信图片_20190108094301.jpg

贵州省的万山区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工业生产基地,然而经过多年的粗放型开采资源消耗殆尽,万山经济进入低谷。2009年万山被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但是近年来的万山区坚持产业就地转型,围绕汞的原材料“朱砂”打起了文化旅游城市。

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城镇的发展要逐步摆脱资源的束缚,从当地自有的产业遗存出发,融合当地文化特色,创新发展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做好基层党建,发挥带头人、领军人的作用,基层政府要有魄力、有能力、用智力。此外,在城镇改造中,也要充分保留地方特色,尽量保留村镇的传统风貌,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化设计、科技等。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新时代之光——万山新模样”报道,CCTV-2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报道《贵州万山:矿区变景景区 文化旅游为老工业基地带来新发展》,聚焦万山转型发展及重塑丹砂王国的蝶变历程。

微信图片_20190108094641.jpg

 

资源告竭,沦为山区“贫困生”

过去说到万山,人们很难将其与旅游联系在一起,印象中是血红的朱砂与机械车辆的轰鸣。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位于湘黔交界处,自秦汉时期便开始开采汞矿,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万山汞矿储量和产量均居国内之首、亚洲之冠,素有中国“汞都”之称。1966年,为服务这里的汞矿开采,国家设立万山特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县级特区。

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汞矿给万山筑起了工业名声,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一度将其推向“小香港”“小深圳”的繁荣巅峰。统计显示,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万山累计产汞和朱砂3万多吨,上缴国家利税15亿多元。上世纪80年代左右,贵州汞矿普通工人每月都能拿70—80元工资。

然而,经历了数百年的规模化开采,2001年因资源告竭,万山汞矿被政策性关闭,剩下的只是地底下绵延970公里的废旧坑道,旧时繁华落尽,万山沦为武陵山区“贫困生”中一员。

万山的出路,就是要走转型发展的新路。而如何才能实现老矿区转型,挑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这一世界性的难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就是要跳出常规思维。”万山区委书记田玉军说,“万山转型,首先是思想的转型。”

微信图片_20190108094723.jpg

昔日“汞都”,打出工业旅游牌

 

2009年,万山成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扶持地区。万山下决心撕掉“汞都”标签,结合当地青山绿水,闯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岩鹰窝旁,必有宝藏”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岩鹰窝,是万山发现汞矿的地方,更是让万山人回望昔日荣光的地方。2009年,万山以岩鹰窝、仙人洞、黑洞子等废旧矿址为基础做修缮,搞起了旅游,重新向社会开放,万山国家矿山公园正式揭牌开园,打开了矿区涅槃的序幕,开始了旧貌换新颜的征程。

微信图片_20190108094855.jpg

长达970公里的地下采矿坑道,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

2015年,万山投资20亿元,引进吉阳公司对汞矿遗址进行连片开发,通过对矿道的再次利用建起旅游景区。

 

废旧矿区,再成为当地人的宝藏

 

万山还在景区内修建汞矿历史博物馆、影视基地等历史文化体验区,同时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朱砂大观园、悬崖酒店、玻璃栈道等“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服务设施,建起了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矿区再次成为万山人的宝藏。

“这里以前是贵州汞矿科研所,在这里研制出杂质含量仅为百万分之一的高纯度汞,这说明当时我们的炼汞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10月25日,68岁的李晓康指着贵州万山朱砂古镇景区里一排酒店自豪地说。微信图片_20190108095019.jpg

九丰农业博览园海狮秀馆内座无虚席

做好党建,营造良好氛围

 

近年来,该区通过开展转观念、转作风、抓落实“两转一抓”系列主题活动,持续改变领导干部的作风,创新绿色发展理念,大力营造良好的干事氛围,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推动着万山的再度崛起。

铜仁市、万山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发挥汞矿以国家利益为重,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的光荣传统,一场前无古人的改革攻坚战打响。矿硐封固,保护矿区安全;财产清算,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妥善安置,维护职工利益;修缮房舍,为后人留下历史的纪念……在很短的时间内,职工的分流对接顺利进行,资产重组的企业积极上马,社区服务局、管理中心、矿山维护改造中心纷纷成立……

矿山改变了古镇的功能,但没有改变古镇的模样。过去的办公大楼成了“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错落有致的工人宿舍楼群成了悬崖宾馆,苏联专家楼成了风味别致的俄罗斯餐厅……保持原貌的古镇,路,崎岖蜿蜒如鹿角伸展;屋,古朴简洁均青砖青瓦;巷,幽深宁静似故事珍藏。

微信图片_20190108095210.jpg

九丰农业海洋馆人来人往

特别是近五年来,万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力修复生态,植绿还绿,并把产业发展目光瞄准特色新奇的旅游业,变废为宝打造朱砂古镇景区,无中生有建设九丰农业博览园、万山彩虹海水上乐园等。异军突起的万山旅游,成为万山转型的最大亮点。

微信图片_20190108095241.jpg

朱砂古镇时光隧道游人如织

微信图片_20190108095246.jpg

朱砂古镇影视基地

微信图片_20190108095252.jpg

惊险刺激的玻璃栈道

莫宝霞(游客):“这个废的矿区,进行了新的转型升级,不仅让人看了心旷神怡,而且带孩子有一些科普的教育知识让孩子学到了很多。”

57岁的胡玉刚,是汞矿邮政所的工作人员,单位倒闭后他前往广东经营起了一家饭店。2015年他听说万山正在发展旅游,胡玉刚便把饭店开回了万山,之后又陆续承包下景区的观光区和超市,目前年收入超过百万元。

胡玉刚:“以前的产业我们是买矿产,矿产卖完了,山也荒了,地也废了,现在我们买的是矿产文化资源,这个资源是无穷的,永远都卖不完的。”

据统计:万山2018年上半年一共接待游客近359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3亿元。

 

深挖文化价值,打造文化品牌

近年来万山还努力深挖朱砂的文化价值,打造朱砂文化品牌,还研发了形式多样的朱砂工艺品和饰品,远销全国多地的文玩市场和旅游商品市场2017年万山朱砂市场销售额达进10亿元,带动就业人员2000人以上。

微信图片_20190108095258.jpg

昔日破败荒废的汞矿遗址,如今已是古朴华丽的旅游景区。朱砂古镇是2015年万山区引进企业,投资20亿元在原万山汞矿遗址上连片开发打造的全国首个矿山休闲怀旧小镇。

微信图片_20190108095303.jpg

 

实际上,除了旅游产业,万山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等产业也风生水起:7月,万山彩虹海水上乐园开园迎宾;8月,贵州万仁新能源汽车集团已开始投产;9月,万山朱砂古镇景区一房难求……

 

 

Tips

添加成功

添加失败

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