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iance information
联盟资讯【摘要】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益匮乏,超高层办公建筑作为能够高效利用土地的信息集散场所,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基础的建筑形式之一。而作为超高层办公建筑的核心区域-核心筒,不仅是垂直交通枢纽,也是安全疏散和各类管线的集散地,同时,也与标准层使用率、结构形式、投资造价等休息相关。因此,对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内部空间;标准层使用率
1项目简介
项目概况:广州琶洲A区AH040233地块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电商A区,场地南侧为琶洲东大街,西侧与东侧为城市规划干道。项目总用地面积4269m2,总建筑面积73183m2,使用功能以办公为主。建筑高度为172.5m,地上33层、地下4层。
2研究本项目核心筒内部空间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本项目用地较为紧凑,且由于规划要点限制,首层需在南侧、东侧与西侧留出连续的骑楼界面,首层退骑楼柱中的要求也达到了8m、6m及4.5m,使得首层面积仅为1580.7m2,而塔楼45m×45m的边界限制,更是将塔楼面积压缩到了2025m2这样经济性较低的范畴。同时,由于造型上“水晶”的理念,建筑塔楼自下而上有一定变化,又进一步压缩了标准层面积,所有因素都与业主对于建筑使用率,建筑室内空间效果等的要求相去甚远。而核心筒空间历来是影响标准层乃至裙房空间的功能组织及使用率的关键之一。因此合理高效的核心筒功能空间设计,是本项目需要着重考量的问题。
3本项目核心筒内部空间设计的布局策略
3.1案例调研
在设计开展之初,我们调研了一些超高层案例,如表1所示,虽然总体高度及电梯数量都有所不同,但核心筒内空间布局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平行式、发散式及紧凑式三种,其中平行式布局形态呈现“川”或“三”字型,各区电梯组平行排列,楼梯及附属空间紧靠核心筒并列布置。发散式布局以“Y”及“十”字型为代表,适用于需要组织多组电梯的超高层建筑,能够产生足够多的电梯厅入口且互相独立,一般为中心对称,但由于核心筒内联系性通道较多,在低区往往需要比较大的面积。而紧凑式布局形式,往往适用于标准层面积较小,高度在100~150m左右,电梯组数量及分区都较少的的超高层建筑,这种布局形式除了必要的电梯厅外,其它核心筒内空间基本以密集市的排列方式布置。三种方式相比,在本项目各种条件的制约下,紧凑式核心筒设计使用率更高,经济性更好。
3.2核心筒总体布置原则
根据以上案例的分析,且在本项目用地紧凑,标准层面积较小,群房也需优先考虑企业大堂及价值较高的商铺位置的条件制约下,核心筒设计应尽量节省面积,减小核心同内联系性交通空间,除必要的电梯厅外,其余疏散楼梯及辅助空间以密集组织的方式排列在各类电梯厅周边,利用核心筒外环走道进行核心筒内功能联系,此种组织方式,可有效的控制核心筒面积,且电梯厅空间较平行式、井字式、发散式布置电梯组具有更为私密及舒适的优点。当然从电梯组相对于标准层办公空间的可达性来说,这种紧凑式布局可达性相对较长且单一。但站在业主的角度,本项目由业主自持的部分较少,大部分物业将会进入销售流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较为重要的设计目标之一。因此,经过权衡使用率、经济性、总体建筑功能布局等因素,本项目核心筒内空间设计优先采用紧凑式的布置方式。
3.3核心筒内空间功能布局设计
本项目核心筒由于受到造型影响,在标准层西北及东南角会出现局部悬挑,核心筒若根据景观视野在平面布置上偏置,结构经济性会减弱,增大建设投资。所以,从结构经济性角度看,本项目核心筒在标准层居中布置。同时,在裙房的定位则偏居于东南部,结合建筑周边场地因素,将首层办公主次入口分别布置在南侧及东侧,便于办公人流快速从琶洲东大街进入建筑,到达核心筒区域。主要电梯组靠南侧布置,根据电梯分区的一般原则,结合本项目功能定位23层以下为产业式办公(人员相对密集),23层以上为总部式办公(人员密度较低),分为高区及低区两个区。其中,低区电梯运行区间为1~22层,高区电梯运行区间为23层至屋面层,10层及22层为避难层。为合理化电梯区间运行时长,降低人流在轿厢中停留时间,提高电梯组效率,在电梯速度选取上,高区电梯提升速度为6m/s,低区电梯为4m/s。在电梯组布置上,高低区电梯并列布置,办公人流进入建筑后可迅速到达共用侯梯厅,减少人流辨识目标电梯的难度。由于采用紧凑式的布局,电梯厅宽度达到3.6m,且高低区电梯厅不像十字形及发散式电梯厅兼做走道,具有比较好的私密性及舒适性。在紧靠电梯组的北侧布置两部疏散梯,疏散梯在首层可通过北侧及东侧扩大前室直通室外,但由于首层扩大前室的出现,核心筒内设备房门无法向前室开启,且向首层大堂开启会影响大堂界面的完整性增加二次装修的难度,此情况下,我们利用了首层7.2m的层高做出了一个设备夹层,并利用裙房楼梯解决此区域设备房的疏散问题。在疏散梯北侧布置两部层层停靠的消防电梯及其电梯厅,同时兼做建筑运营以后的货运电梯。除此之外,核心筒其余空隙位置布置设备等辅助空间,三层餐饮功能之上塔楼屋面的排烟井紧靠核心筒西侧布置。由于项目北侧景观视野最好,为了更进一步争取临江办公区面积,我们将面积较大的空调机房,在低区移出了核心筒,放置在景观较差的东侧区域,并做防震及隔声处理。为保证办公区域的净高,空调风管沿走廊布置向办公区域送排风。同时,将高区电梯厅空间在低区位置布置为男卫,积极利用空隙空间。这些措施有效的控制了核心筒面积及进深,朝向较好的办公区域争取了更多的空间。而在高区,随着低区电梯的取消,我们又将空调机房移回核心筒内,并将男卫也布置在该位置,对核心筒进行合理的重组,使得办公空间在高区得以增加。由于外形变化及核心筒剪力墙的缩进,低区标准层面积为1657~1668m2,核心筒面积为296~310m2,使用率约为81.3%,而高区由于企业通高大堂的存在,准层面积为1519~1657m2,核心筒面积为296m2,按无企业大堂的标准层面积计算使用率约为81.3%。由此可见,采用紧凑式核心筒内部空间布置方式,塔楼使用率较高,标准层经济性较好。因此,合理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核心筒内部空间设计方式,并对核心筒空间及功能进行有效组织和利用,对于业主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大有裨益。
4结语
随着土地资源日益匮乏,超高层建筑必将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有效的建筑形式而日渐增多,而历来核心筒作为超高层建筑垂直枢纽的心脏,影响着建筑功能布局及经济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广州琶洲A区AH040233地块项目核心筒内部空间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的分析,得到在紧凑型用地中,如何使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更为合理高效,有效节约资源,提高建筑投资及运营的经济性。
Tips
添加成功
添加失败